脱肛可分为性和不性两种。仅有黏膜脱出者称为不性脱垂,直肠各层同时翻出者称为性脱垂,后者脱出肛门外的直肠局部较不脱垂者长。
脱肛的患儿,肛门括约肌松弛,脱肛后易复位。偶然因腹内压突然增高使直肠脱垂者,如未能及时复位,肛门括约肌收缩可惹起脱垂肠段绞窄性坏死。
约有半数直肠脱垂病人的肛门括约功用不全,排便功用阻碍。日本铃木行直肠肛管测压也觉察近半数病人的肛管内压降低、随意肌收缩压下降,而直肠肛管反射及直肠内压均一般。有的学者测定直肠脱垂病人的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的肌电图,觉察由于肛门收缩而惹起的放电清楚增加,证明肛门直肠脱垂的发生与盆底肌肉的反射性平衡相关,并非局部肌肉麻木。
Parks 等作外括约肌、耻骨直肠肌及肛提肌的病理切片及组织化学检查,简直一切的病例均有肌肉组织的变化,其中以外括约肌清楚,肛提肌较轻。他以为便秘,使该部肌肉及神经过度伸展和损伤,从而形成括约功用不全和脱肛。至于肛门括约功用不全为其缘由或是结果,见地尚不一致。
分为3型或3度:
1、Ⅰ型 为排便或腹压增加时,直肠黏膜脱出肛门外,是由直肠下部黏膜与肌层附着松弛所致,长达3~4cm,是小儿特有的类型。局部脱出呈半环状,全周脱出呈环状,色红。由肛门正中向外形成放射状纵沟,肛管与黏膜间有反折沟,可触及两层折叠的黏膜,质软,便后脱出的黏膜自行还纳。如脱出时间久者,黏膜呈暗紫色,无光泽。重复脱垂者,黏膜水肿、肥厚、精细,甚至有溃疡或出血点。
2、Ⅱ型 在排便或腹压增加时,直肠全层脱出肛门外5~12cm,呈圆锥形,略向前方蜿蜒,顶端凸起。外表有环状多个黏膜皱襞,色淡红或暗红,触之较厚有弹性。肛门松弛,脱垂需用手托回。Ⅰ型脱垂可开展为此型。
3、Ⅲ型 稀有,排便或腹压增加时,肛管、直管全层或局部乙状结肠脱出肛门外。呈椭圆形。肛门极松弛,黏膜糜烂出血,分泌物较多。